作者:admin         2020-10-10 15:59:30
方案概述
况
随着城市建设及安全管理的发展,政府在城市管理、安全监控、应急指挥通讯等方面的需求日趋繁杂,对于综合安防系统的集约化、智能化、统一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监控指挥中心作为政府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如果仅仅具备单一的监控或者语音调度的功能,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及今后政府部门综合监管及应急调度的业务需求。
针对上述需求,大华提出一体化安防监控及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方案,以综合安防监控管理平台为核心,将视频监控、语音调度、门禁报警、周界防范、应急指挥等各方面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并与存储、智能化平台、网络通道等多方面资源和功能进行了高度融合,构建了集传统视频监控、视频存储、电子地图,以及安防业务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监控管理中心。实现数据信息综合管理,整合并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开发深度应用,从而建立起一个统一指挥、科学监控、协调有序的监控运行机制,快速、及时、有效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
标准化原则
产品均应严格遵循国际通用编解码算法和网络传输标准协议,可实现在网络系统上的图像传输和共享。
稳定性原则
采用的核心设备均应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任务单一、响应实时的特点,要求能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
安全性原则
视频数据通过互联网或专网接入监控中心,采取技术手段,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避免了超越权限范围的监看、控制、设置,有效避免非法操作。
可扩展性原则
考虑以后的扩展性,提供更灵活的系统组合,用户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硬件数量。当系统需要变更监控点位、网络客户端数量时,只需增加相应独立的设备即可融入现有系统。
易用性原则
主要硬件均应采用嵌入式设备,可以即插即用。任意开关机、意外掉电都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软件应采用人机界面良好的图形化界面,用户安装相应软件后就可实现智能控制,管理、操作、配置、检索都相当简便。
先进性原则
系统采用的相关技术与产品应均为目前主流应用技术,并保有升级空间,保护用户投资的长期有效。
经济性原则
系统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满足用户需求,无须重新布线等投入。可充分利用前期安装的设备(矩阵、摄像机、DVR等),保护客户的投资。
兼容性
系统应兼容多种矩阵协议、云台控制协议、网络协议、传输方式等。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6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 629-2007)
《安全防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
智能化水平不足
传统监控指挥中心的日常监控及系统运维维护管理缺少必要的智能化产品应用,难以对所有设备的远程统一管理和控制,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运维成本,
信息孤岛 联动性差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政府各级部门都逐步建立了协同办公系统、语音调度系统、语音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综合指挥系统,但由于各系统间缺乏紧密的互动和协作,导致大量信息孤岛的存在,难以在效率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功能单一 系统融合度低
传统指挥中心往往只有监视功能,不具备数据联动、智能分析、大屏显示、指挥调度等功能。且多数信息无法上墙,缺少展示效果,应急能力不足。
缺乏挖掘 增值有限
传统的监控平台缺少对采集的视频、数据等信息的大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不到位,无法用于决策,系统价值得不到体现。
层级互联共享不足
政府部门监控系统通常为多级架构,由于地区限制,各级监控中心之间联网程度较低,无法贯穿层级实现全局监控,上级主管部门不能及时有效了解现场状况,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总体建设目标
指挥中心建设需求
本着将已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综合监控及指挥调度管控、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保障机制,提高指挥效率,我们提出建设一套安防一体化安防监控及应急指挥系统。该系统整合视频监控、语音、视频会议、指挥调度、集群对讲、GPS/GIS业务、3D实景、3G/4G单兵、应急预案等系统,建立集视频、语音、数据三位于一体的全面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的融合监管与调度功能。
系统可基于内部专网进行多级部署,实现省/市/县各级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统一监管与指挥协调,实现远程监控,同时在紧急情况下,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上报、统一部署、迅速处置和联合行动,提高各行业的指挥能力。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可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组网,可实现多级组网,实现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语音通信、数据、视频等信息的共享及协同一体化指挥调度。
在下级监控调度指挥中心,以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为核心,实现本地音视频及报警数据的管理、存储及集中展示。在上级监控中心,建设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把辖区内下属监控中心的视频图像、语音、报警信息一起通过专网传输到上级监控中心。能实现对重点区域图像接入和整合的功能,上级监控中心部署的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对所有接入的视频数据统一管理。
可在系统中给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级别的管理权限,同级别用户根据不同的区域归属分配限定区域的权限。当对资源调度发生冲突时,高级别的用户有优先权。
集中监管与呈现需求
满足政府部门集中监管的需求,充分适应各种业务场景,将数据、视频、报警、语音等多种监控信息融合接入;并通过管理平台实现联网监控、智能联动、视频与数据等信息上墙、大屏监控、集中调度等功能;为执法部门提供音视频等资料作为依据,且具备良好的呈现效果。
数据多级管理需求
安防监控指挥中心的核心需求就是可以实现多级管理,其主要功能需求如下:
1)权限分配管理,出于安全性因素的考虑,有必要将用户分类,使其享有不同的权限,分配不同的任务;
2)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网络传至中心的视频应分发到不同的用户,满足多个用户同时浏览一路视频的要求;
3)系统扩展性能,系统应考虑未来用户数量增多后扩容的要求,在不改变系统拓扑结构的基础上,仅增加转发服务器数量即可进行系统扩容。
视频实时监控需求
视频监控:视频监控的主要任务实现对车辆情况、设备运行情况、人员情况、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视,确保对车辆、人员、各区域场所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掌控,上级监控中心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查看辖区内任意一路或多路视频,实现视频的录制、回放、抓拍等功能。具有对配置有云台、镜头的全方位视频资源进行云台、镜头控制操作的功能。应具有在所辖区域电子地图上,通过点击图像标识的方式调阅相应视频信息的功能。
报警处理:当出现意外情况时可以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妥善处理,并能详实清晰的记录所有的事件经过,以便日后查对和取证。对于报警按钮或其它异常情况发出的报警信息,监控中心端立即通过声光报警、语音报警等方式提示,并自动记录报警,打开现场监控信息,能支持手机监控
录像回放查询需求
支持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进行图像点播,按照指定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点播、巡视,支持点播图像的显示、缩放、抓拍和录像。按照指定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要素检索历史图像资料并回放和下载;回放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进退、画面暂停、图像抓拍等;支持回放图像的缩放显示。
语音对讲和语音广播功能
前端可以根据需求向监控中心发启语音对讲连接请求,管理中心收到请求确认后,便可建立语音对讲连接,双方便可实现实时语音对讲,管理监控中心也可对任一前方监控端发起对讲请求,无需前端确认,双方即进入语音对讲状态。另外,管理中心可以对多个前端同时发启语音对讲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广播功能。
多系统统一管理、协同联动
传统安防系统中的监控、门禁、报警、对讲等各个子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没有统一管理和相互联动。这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整个系统不能相互呼应,也给安防管理留下了一些漏洞。因此,要求各个子系统能够实现“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同时要求各个子系统相互联动,使整个安防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各个子系统的作用,堵塞安防漏洞,提高作业效率。
智能化应用
借助视频智能化的技术,提高安防监控指挥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采用先进的智能分析手段、应急预案自动响应手段等方式,自动识别各类安防突发事故,逐步实现安防事故的处理由“事后侦查”向“事前预警”、“事中控制”的根本转变,使各类安防事故控制在未遂状态,降低安全事故率。同时,通过智能化技术实时对视频监控图像巡查,及时发现故障设备。智能化应用主要分为两部分:
1. 行为分析智能化:通过智能化手段,对人员行为进行有效侦测,当发生某一预设报警类型时,实现声光报警、上墙显示等联动机制。
2. 图像质量智能化:实时对视频信息进行分析,当视频画面出现遮挡、亮条文等故障时,及时发出报警提示。
一键运维管理
视频监控系统无论是设备种类和数量,都日趋繁杂和庞大。如此规模的系统,给运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作为安防监控系统的运维解决方案,提供运营监控、故障定位、扩容等功能。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内的视频设备(数字硬盘录像机、网络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等)、DSS服务(CMS、DMS、MTS、SS等)和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提供运行信息的收集统计、设备录像巡检等功能。
系统组成
本方案根据政府部门监控指挥中心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可用性解决方案。方案主要包括综合安防监控平台、应急指挥系统、存储系统、大屏显控系统、智能运维系统,其中综合安防监控平台是本方案的核心部分。
图 1 监控指挥中心系统组成
图 2系统架构
监控指挥中心是整个监控体系的核心部分,具有最高的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监控指挥中心主要由安防综合监控管理平台、智能运维系统、智能视频分析系统、显示设备、网络设备、应急调度系统及监控终端等组成。
监控指挥中心利用VPN专用网络或光纤专线平台,汇聚各级监控中心数据,同时接入所有监控区域内的安防系统,将所需的视频、音频、数据、报警信息进行传输、共享、切换;利用多媒体工作站根据授权进行远程调阅、查询、控制;实现互联、互通、互控,为领导决策、指挥调度、取证和处置公共突发事件提供及时、可靠的监控图像信息。实现以下功能:
具有监视、互联互控、录像调用、语音对讲、应急指挥等功能。
监控终端通过专网接入,经管理服务器进行权限认证和鉴定后可对各监控点进行监视和控制。
监控指挥中心同时实时显示多路图像,并对实时显示图像进行实时存储,实现即览即存,并对报警及重要视频信息进行保存。
监控指挥中心用户经权限服务器权限认证后可通过PC上的IE 浏览器调看其权限范围内的实时图像及录像资料。有控制权的用户还可对前端摄像机进行控制。
可通过管理服务器对系统内的所有网络存储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查询和资料下载、回放等操作。
手机用户可通过代理服务器和解析服务器实时接收相关视频图像、数据等信息,并对可以进行视频切换、云台及镜头控制等操作。
完成报警信息收集及处理,并对报警信息发送到大屏显示及通过报警主机,实时进行声光报警。
监控系统的控制,由多媒体工作站完成图像的切换及控制,并可显示报警信号。
组网方式
监控指挥中心与下级监控中心以及被监控区域前端之前利用VPN专网或光纤专网做为传输通道组成树型传输网络,利用数字多业务平台,提供全网的多业务传输和共享。
采用监控网络平台,专用VPN专网、报警信号的综合接入、多级传输和统一管理,在建设起一套相对独立的监控网络的同时,可提高网传输能力和网络质量。
考虑到政府机关对网络接入的需求(稳定性、可靠性、网络带宽方面),监控指挥中心将部署一台高性能核心交换机,为中心管理平台的统一接入提供基础保障,以便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各项业务应用。
网络安全
在监控专网、互联网之间需要部署入侵防御系统设备,从而实现外部网络与社会资源网之间的通信与网络安全,实现对通信网络的可控性、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
外网与监控专网之间应通过防火墙进行逻辑隔离和访问控制限制、并对流经的数据进行包过滤,保证视频资源接入以及用户访问的安全性。
综合安防监控平台
本产品定位为综合视频监控管理平台,采用LINUX操作系统及专业定制的硬件平台,具有前端视频设备管理、多硬盘管理、大容量视频存储、电子地图、视频监视和回放等多方面系统功能。采用了高性能的网络转发传输技术,实现了大数据量的视频数据综合业务处理,提供了高清视频、安全存储、高速转发等功能。
本产品为硬件化一体机,其外观如下:
图 3 综合安防监控平台
系统 | CPU类型 | Intel至强高性能四核处理器 |
操作系统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
机箱 | 1U机架式服务器机箱 | |
内存 | 标配16G内存; 4根内存插槽,支持DDR3 1600/1333 UBF ECC内存, 最大可扩展至32GB | |
显示接口 | VGA | 1个VGA接口,位于机箱后部 |
数据管理 | 硬盘个数 | 标配6个硬盘槽位; 其中内置2个2.5寸SSD/SAS/SATA硬盘槽位; |
硬盘安装 | 前置4个3.5/2.5寸SSD/SAS/SATA硬盘托架,支持热插拔。 | |
网络接口 | 网口个数 | 集成高端千兆双口网卡,支持网络唤醒,网络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特性 |
数据接口 | USB接口 | 4个USB 2.0接口(前部2个,后部2个) 2个 USB3.0接口,位于机箱后部 |
串口 | 1个串口,位于机箱后部 | |
故障报警 | 支持告警灯、蜂鸣等方式进行故障报警; | |
连接方式 | 模块接插件方式连接 | |
电源 | 520W单电源 | |
功耗 | 最大不超过180W | |
工作温度 | 工作时10℃~35℃(50℉~95℉) 存储-40℃~55℃(-40℉~131℉) | |
工作湿度 | 工作时最大相对湿度90%RH(40℃) 工作时35%~80% RH 运输存储20%~93% RH | |
整机尺寸 | 长:503mm X 宽:437mm X 高:43mm | |
二次开发 | 提供平台标准SDK及开发说明; |
平台是综合性、专业性的信息整合、业务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整个平台综合运用通讯、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等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日志管理等业务功能。
DH-DSS-E8000的部署模式主要分为堆叠模式和级联模式。
堆叠模式,即在主模式DH-DSS-E8000基础上,通过增加从模式DH-DSS-E8000,增加系统的媒体转发能力和媒体存储能力,以及设备接入能力。
级联模式,即将两台主模式DH-DSS-E8000基础上组件的系统串联,实现资源的共享。
DH-DSS-E8000的堆叠示意图如上所示,主控DH-DSS-E8000完成基本监控业务,并控制扩展模式DH-DSS-E8000;扩展模式DH-DSS-E8000则完成转发功能,同时可以分担部分设备接入等功能。
主控DH-DSS-E8000对堆叠的扩展模式DH-DSS-E8000数量需要有所控制,具体则需要根据DH-DSS-E8000性能进行估算。
DH-DSS-E8000的上下级联如上图所示, DH-DSS-E8000堆叠后组成的系统可以进行上下级联,上级可以查看下级的资源数据等。同时,上级可以级联过个下级,从而组成大型的监控平台。
安防管理平台提供了开放标准协议、厂商私有SDK开发包等多种兼容方式,可以接入主流报警主机、智能分析服务器、硬盘录像机、网络摄像机、网络录像机、解码器、图像拼接器、无线移动终端、X光机、流媒体服务、存储服务等,支持包括GB/T 28181、Onvif、PSIA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平台采用模块化(插件)开发技术,能实现设备的快速接入,同时
保证系统稳定性,任何插件的修改升级不会影响已经完成的功能模块。
系统可以通过部署第三方网关,将其它厂商的设备接入到管理平台中,并实现视频相关的业务功能。系统的部署如上图所示。
通过第三方网关,系统可以实现海康、三星、索尼、安讯士、艾默生等国内外主流厂家设备的接入。
前平台之间的对接往往采用国标GB-28181协议,当DSS平台作为上级平台时,需要增加UAS服务器,对接方案如下:
图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4 接入下级第三方平台
当DSS平台作为下级平台时,需要增加UAC服务器,对接方案如下:
图 2.6 接入上级第三方平台
对于安防管理平台定制需求,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支持多层次的开发模式。根据不同的定制需求,利用系统提供的一些组合的特定功能的接口,来满足业务功能的需要。二次开发的主要方式有:
1、Web Service接口:通过web service规范定义,将监控平台的主要业务功能暴露出来,这些接口的设计也符合SOA设计要求,按照业务功能进行分类,提供相应的业务应用服务调用。可以分为基础业务接口和应用业务功能接口。
2、PlatformSDK二次开发接口:主要供二次开发使用,主要用于媒体数据相关处理,也提供其他业务操作功能。PlatformSDK接口,使用C接口定义,支持Linux、Windows、Mac等PC平台,以及Android、Iphone等移动设备平台。
3、COM二次开发接口:基于COM技术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以OCX形式提供,这时高层开发接口,封装了大量的业务操作,提供了基本操作界面,功能高度集成,灵活性稍差,但使用方便,能满足大部分二次开发应用要求。
4、标准协议接口:安防管理平台支持GB/T 28181、DB33/T629等平台互联互通标准接口,第三方应用也可以直接使用标准协议接口对平台进行访问。
5、码流格式插件接口:平台内部的插件接口,外部可以通过此插件接口,实现对特定类型码流数据的处理,包括码流格式分析,编解码等,从而可以扩展增加平台所能支持的码流格式类型。
DH-DSS-E8000单机性能
DH-DSS-E8000高转发/本地存储方案
设备接入:800设备,3000路;即按IP添加设备至多800个,总路数最多3000
码流输入:1000Mbps
转发性能:1000Mbps
存储性能:384Mbps
部署要求:采用“负载均衡”网卡绑定模式,四根千兆网线入工业级千兆交换机
DH-DSS-E8000扩展存储/带IPSAN方案
设备接入:800设备,3000路;即按IP添加设备至多800个,总路数最多3000
码流输入:700Mbps
转发性能:700Mbps
存储性能:700Mbps
部署要求:采用 “多址”网卡模式;对存储用网卡配置不同的网段地址(对端IPSAN也配该网段地址)
IPSAN数量:网线直连模式至多3台;使用交换机至多5台。
注:8000的存储和转发能力是独立,彼此并不影响,也不能通过取消一者而提高另一能力;部分性能值对非我司设备会有下降。
DH-DSS-E8000系统性能
DH-DSS-E8000堆叠应用
DH-DSS-E8000支持“堆叠”模式应用(即分布式部署),由此获得平台整体性能的“线性”提升,大大提高平台整体体量。
DH-DSS-E8000支持至多50台的堆叠应用。
DH-DSS-E8000级联应用
DH-DSS-E8000支持“级联”应用,支持上下级平台的对接,下级平台向上级平台推送设备数据,上级用户查看下级平台的视频并控制下级球机。
此外,级联模式中,无论上级还是下级,均可在本级自行添加管理设备(区别于DSS2.X的上级平台)。如果上级平台需要调取较多的下级视频,则需在扩容8000以支持其转发消耗。
最大支持上下5级级联。
其他性能参数
最大支持1000个用户在线
最大支持10000个注册用户管理
本产品的主要功能有:
用户管理
支持客户端用户、管理员用户的增删改,以及其权限设置;支持用户的离在线状态检测。
设备管理
支持编码器设备、解码器设备、智能设备、矩阵设备,以及平台服务的增删改管理;支持设备的离在线状态检测;支持设备的配置管理。
组织管理
提供组织结构的增删改管理,可以指定组织的层级和编号。
录像管理
提供录像计划的设置,并可以配置时间计划模板,方便进行计划配置时使用。
报警设置
提供报警预案、报警上墙任务、报警类型、报警时间模板、联动等级等的设置,实现平台对报警的精细化管理。
系统设置
提供对平台系统运行所需的参数的配置修改功能,包括电子地图服务器IP、日志保留时间、系统校时等的参数配置。
日志管理
系统记录用户的操作日志,设备的报警日志,设备的状态日志;提供对日志的查询、搜索等操作。
实时监视
查看前端设备的实时视频,并提供丰富的操作,包括多窗口分割、视频抓图、实时录像、图像显示设置、窗口比例设置,以及视频轮切等功能。
云台控制
支持实时视频查看时,对云台进行控制,包括八方向控制、变倍\聚焦\光圈、步长选择、设置预置位、灯光、雨刷、控制锁定等多方面功能。
录像回放
系统可以查询前端设备的相关的录像数据,并可以进行录像回放、录像下载、视频抓图、多倍速控制等功能操作。
报警通知
系统能采集前端设备、服务设备的报警信息,并可以将报警派发到客户端,发送邮件、短信等通知到指定用户,以及进行其它报警联动功能。
视频上墙
支持电视墙配置和视频上墙功能。可以在管理平台添加电视墙的配置,对电视墙进行画面分割、通道关联等操作。
语音对讲
提供对设备的语音对讲,广播功能。
电子地图
支持电子地图功能,可以对地图进行配置管理、框选、圈选等功能操作。
门禁功能
实现门禁远程开门,刷卡信息保存等功能。
卡口功能
实现卡口信息管理,车流统计等功能
动力环境
支持动环主机设备管理,信息交互,数据管理,系统联动等。
智能分析
实现行为分析、视频质量诊断、人数统计分析、图像拼接技术、智能全景跟踪、鱼球联动等功能处理。
三维地图
三维地图和安防业务结合,实现三维漫游视频巡逻功能、门禁等设备标注、三维路径显示等功能。
指挥调度
实现音视频调度、GIS系统调度、视频会议、音视频系统联动等功能。
出入口
实现车牌预置、自动识别、联动开闸、收费等功能。
手机APP
支持手机实时视频、录像查看,支持报警、门禁、动环控制及状态查看。
图 5.1 实时监视功能
功能概述:
可对图像进行实时浏览及切换控制,支持单画面、四画面、九画面、十六画面、三十二画面、自定义布局等任意多画面组合模式的监控, 对指定视频窗口进行实时抓拍、实时录像以及即时回放。
通过联网监控系统可以对远程点位进行实时监控和现场监听,可在中心查看任意一个点位的视频图像,可在同一个界面上同时查看多个点位的视频画面,即可以在操作台上也可以在电视墙上进行查看显示,并可以设置分组循环监视显示。支持对所有设备和选看设备进行顺序轮巡与分组轮巡,轮巡时间可设;支持显示单个和多个实时监控图像的实时码流数据。
通过将通道添加到收藏夹,可以实现快速打开需要预览的通道。同时可将视频分享给其他在线用户查看。
支持标准RTSP协议,第三方平台、工具可以通过标准的RTSP URL向平台获取视频流。
功能说明:
☉支持多分屏画面显示
☉支持画面比例八档调整(满屏,1:1,16:9,4:3,5:4,4:5,3:4,9:16)
☉支持监视画面的亮度,对比度等参数调整
☉支持客户端抓图及连续抓图
☉支持客户端本地录像
☉支持实时监视流畅/实时模式切换
☉支持音频监听开关
☉支持从设备树上拖动摄像头到视频窗口打开一个画面
☉支持拖动设备或组织节点打开其所属的所有通道
☉支持关闭当前窗口/关闭摄像头/关闭所有窗口操作
☉支持当前监视保存为任务
☉支持手工指定或者自动选择主辅码流类型
☉支持对监视摄像头所属设备进行语音对讲
☉支持对监视摄像头保存到收藏夹
☉支持单窗口的放大/恢复
☉支持窗口的全屏显示
☉支持双击视频通道打开视频
☉支持双击设备或组织节点打开所有其所属通道视频
☉支持从收藏夹打开监视摄像头的视频
功能概述:
云台控制,支持八个方向控制操作、锁定功能、三维定位、变倍、聚焦、预置位、巡航、守望点等功能。
支持鼠标模拟,根据鼠标位置与窗口中心的距离自动调整转动速率和方向。
支持高级别用户对低级别用户的图像解锁和操作抢断,抢断操作自动完成,抢断后的释放可以是高级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抢断时低级别用户能收到明显提示;同等级的用户可以相互对某个球机的控制权进行抢夺。
功能说明:
☉支持云台控制锁定功能
☉支持高级用户直接抢夺低级用户的云台控制权
☉支持平级或低级用户通过协商方式向云台使用者请求控制权
☉支持鼠标模拟云台控制方向键(视频窗口上的右键菜单也提供此操作)
☉支持三维定位功能
☉支持八方向控制(↑、↓、←、→、↖、↙、↗、↘)
☉支持步长选择
☉支持变倍\聚焦\光圈
☉支持预置点设置、定位、修改、删除
☉支持巡航线设置、启用、停止
☉支持辅助功能,包括灯光、雨刷、云台菜单、自动旋转、辅助命令、线扫、巡迹
☉支持鼠标放大、缩小画面
图 5.2 语音对讲功能
功能概述
提供客户端与前端设备或视频通道进行语音对讲及广播功能。
支持对现有的DVR语、IPC、NVR等接入管理,支持双向语音对讲以及语音广播。可以自动根据设备匹配相应的语音对讲参数,也可以自行配置相应的语音对讲参数。
功能说明
☉支持设备对讲
☉支持设备(SVR)通道对讲
☉支持设备或通道广播
功能概述:
监控任务和监控计划是一种监控轮巡策略。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监控任务,指定一组摄像头在特定监控画面中打开。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监控计划,指定监控任务在特定的时间内执行。
功能说明:
☉支持监视任务/计划创建、编辑、修改
☉支持按计划执行任务
☉支持暂停/恢复计划/任务
功能概述:
监控系统的建设除了实时监视和报警,防患未然外,还有一个重大的作用就是事发后有据可查,因此,录像的检索、连续流畅、多功能播放也是平台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支持对录像进行剪辑下载,任何一段连续时间的录像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下载。可以对用户选择的录像进行格式转换,可支持转换成AVI媒体文件格式。
支持在实时预览界面手动触发平台录像。支持对具有录像功能的前端设备,断网恢复后进行断网期间的录像补录,并且可以设置开始结束日期或者每天指定时间段进行录像补录。
功能说明:
☉支持录像查询/回放
支持从前端设备/中心平台,查询一天的录像,提供图像化和列表两种方式显示查询结果
支持单路回放
支持多路回放,最大可以同时三十六路路回放
支持时间条上双击回放
☉支持报警录像查询/回放
支持指定报警源、类型和时间段,查询出报警信息列表
支持单击报警信息查询出关联的录像
支持选择报警录像进行回放,依次在窗口上打开,最大支持四路同时回放
☉支持录像打标/查询/播放
支持回放录像(本地录像除外)以文字信息进行打标
支持按组织结构、设备名称、通道名称、录像时间、标签时间、录像来源查询打标录像
支持标签录像的播放
支持删除标签、查看、修改标签详细信息
☉支持录像下载
支持显示下载列表
支持按时间下载
支持取消下载操作
支持下载文件自动命名
支持按文件下载,支持按文件批量下载
☉支持播放控制
支持暂停操作
支持停止操作
支持2/4/8倍速快放
支持1/2,1/4,1/8倍速慢放
支持本地录像播放
支持播放过程中抓图
支持播放前一帧(本地文件回放有效)
支持播放下一帧
支持静音切换
支持音量控制
支持同步
☉支持下载列表与回放窗口之间切换
☉支持打开录像下载路径
☉支持录像类型选择显示,全部\普通录像\外部报警\移动侦测\视频丢失\视频遮挡\智能报警\定时录像\手动录像\报警录像
☉支持本地录像,按照组织结构、设备进行检索
☉支持设备树的模糊搜索
功能
图 5.4 报警联动功能
功能概述:
平台实现全面收集系统中各种报警信息,包括:报警主机、监控主机、门禁主机、智能分析设备、其他IO设备、系统事件(CPU高温\RAID降级)等多种报警类型,合理地设计报警处理流程和报警管理功能。
系统支持报警视频集中存储、报警视频上墙、联动警灯警号、电子地图闪烁、短信提醒、邮件提醒、客户端视频弹出、预置点定位、前端I/O输出等丰富的报警联动策略。不同的报警信号源,不同等级的报警可以设置不同的报警联动预案。当瞬间报警量过大时,比如设备故障时,可以设置报警风暴过滤,减少相同报警数量。
报警管理提供接收到的报警信息罗列和查询过滤操作。报警等级通过不停颜色进行区分,报警的信息包括处理状态、报警类型、时间、事件类型、报警设备、通道、报警等级。用户可以指定报警类型、时间段,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报警信息的查询。
报警接收以后,可在客户端/WEB上查询相应的报警记录,同时针对未处理的报警可在客户端批量处理,添加相应的备注信息。
功能说明:
☉支持报警自动分级;
☉对报警可以进行处理操作,处理后的报警信息变为已处理状态;
☉可以指定报警类型、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查询设备的报警信息;
图 5.5 视频上墙功能
功能概述
上墙有多种模式,支持即时上墙、任务上墙、回放上墙以及报警联动上墙。配合设备,可以在平台上控制屏幕开关,重点画面加框、多画面声音同步展示、OSD叠加等功能。可在上墙界面控制云台操作,针对多屏幕展示时,有鹰眼效果,可以局部放大简便了操作。
支持模拟视频、计算机信号、高清数字信号、网络视频信号的融合拼接、开窗、漫游、智能规则展示等功能。支持窗口视频轮巡、任务轮巡、预置点定位。
功能说明
☉支持电视墙的选择;
☉支持实时视频上墙;
☉支持电视屏控制;
☉支持上墙任务管理;
图 5.6 电子地图功能
功能概述:
提供基于GIS的全业务操作,包括前端资源设备管理、图层管理、地图操作、视频监控、GPS定位和监控、录像回放、综合查询、报警管理、统计分析、车辆管理等功能。支持各种资源的展示。
可以在视野内根据过滤条件搜索当前地图窗口中的设备通道。如果设备支持可视域功能,则可以看到该设备通道的可视的范围。可以通过线选、框选、圈选等多种方式在电子地图上打开实时视频。
功能说明:
☉支持多级地图的配置
☉支持地图信息的缩略、放大
☉支持地图界面移动浏览
☉支持缩略图的浏览
☉支持浏览路径的前进、后退
☉支持摄像头节点直接打开视频
☉支持地图界面快速部署报警配置
☉支持地图界面框选并打开视频
☉支持报警节点闪烁
☉支持视频设备的查询
☉支持可视域功能
☉支持框选、圈选功能
☉支持2维和3维地图自由切换
☉支持航拍数据、遥感数据和DEM地图数据
☉支持可视域功能;
功能概述:
出入控制系统是以智能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加上可靠的门、通道控制设备,从而实现进出门方便、安全、实时的现代化管理;该系统可实现人员出入权限及信息监督管理功能。
平台负责接入系统内各门禁设备,并支持相关控制,包括开关门、门禁报警接收、信息记录、视频联动等功能。
功能说明:
☉支持远程开门
☉支持门禁状态显示
☉支持刷卡信息显示
☉支持视频联动
功能概述:
平台可以接入卡口设备,可以实时查看卡口过车图片记录。支持通过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抓拍地点、车牌号码、车辆类型等筛选条件,对车辆在卡口监控下的所有历史信息进行查询、统计管理,并可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结果。
针对违章车辆,可以在平台针对车辆信息进行布防,当违章车辆出现时将产生报警,可以快速定位到违章车辆。
功能说明:
☉支持过车记录展示
☉支持车牌号码、车辆类型程序
☉支持车辆布防
☉支持卡口轨迹回放
动环管理
功能概述:
动力环境可以接入大华视频动环主机,可以实时展示动环数据,支持历史数据统计、查询、数据图表化分析,以及异常数据报警、联动视频、联动报警输出等功能。视频信息可以叠加动环参数,对动环报警可以查看报警时的视频信息。
功能说明:
☉支持动力环境实时数据展示
☉动力环境实时数据正常/异常统计
☉动力环境历史数据分类查询
☉动力环境历史数据曲线图统计
☉动力环境历史数据导出
☉支持空调、门禁、灯光的控制功能
功能概述:
提供对整个系统设备、服务器、网络的监控,便于及时发现设备问题,进行报警和维修。运维安全系统还提供了智能化分析功能,根据平台配置的轮巡计划、任务和方案,对前端视频设备进行轮巡检测分析(视频的清晰度、亮度、对比度、颜色、运动、噪声、相似度等共计11项),能自动分析设备图像异常等问题,减轻了运维人员工作量,提高视频数据质量。
故障报警通知, 当监控到实际设备故障后,可通过邮件、短信、声音等多种方式通知到相应管理人员,提醒其进行处理维护。
报表统计,针对设备运行情况、视频完好率和报警记录进行报表统计,为业务部门提供量化的决策分析。
三维地图
功能概述:
三维地图支持沉浸式三维漫游、空间分析、效果展示等技术特性;支持开放底层SDK API接口,满足二次开发应用;满足三维空间数据建库、网络发布、场景浏览的三维建模建设。支持B/S、C/S、手机客户端。
功能说明:
☉漫游:支持360度漫游,支持路径、速度、角度、范围的设定
☉支持视频巡检、报警联动、3D轨迹回放、三维路径分析
☉拾取编辑:获取、编辑模型属性
☉图层:灵活进入地图场景、图层
☉标注标绘:点状标注、线性标注、3D标注
☉点位标注:视频、门禁、报警等点位标注
☉模拟雨、雪、雾等天气效果
☉动态水面、旗帜、喷泉、车辆、船舶等
指挥调度
功能概述:
平台可接入应急指挥子系统,实现种语音、视频、数据系统间的协同联动功能,将各独立系统融合到一起,实现声音、文字、图像、数据信息一起综合展示,提升了当前系统的应用能力和价值,提高了作业效率。
功能说明:
☉音频系统:集群(有线、无线对讲)系统、卫星电话系统、车载系统、电台/广播、PSTN固定电话系统、移动手机网、音频会议系统等
☉视频系统:视频图像系统、单兵系统、可视车载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
☉数据系统:北斗/GPS卫星定位系统、GIS系统、应急预案系统等
☉调度功能:包括对讲、多方通话、组呼、集呼、会议、转接、转移、监听、强插、强拆、保持呼叫调度台、彩铃、语音邮箱、热线等
出入口
功能概述
出入口功能整合了出入口摄像机、道闸、控制机、门禁卡等硬件资源,实现对出入口的可视化综合联动管控体系,包括出入口显示及控制、停车收费、车辆查询、卡片管理等功能。
功能说明:
☉出入口控制:实时出入口监控、车辆信息采集、出入口道闸和卡片控制
☉停车收费功能:支持停车收费结算、出入口图片抓拍、支持语音播报
☉支持统计停车收费明细、缴费情况、值班记录等
☉支持查询车辆进出、车流量、人员和车辆信息等
☉支持门禁卡片的管理、缴费、充值等
手机APP
功能概述:
手机APP是一款专为安防领域设计的移动平台监控软件。支持多点触控、手势识别,可实现对前端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网络球机等设备的实时预览、录像回放、云台控制、电子地图管理等功能。支持门禁、报警、动环的显示、控制功能。
功能说明:
☉支持多路视频监控功能、收藏夹直接打开视频通道功能、监控视频的码流切换
☉支持本地抓图和本地录像功能,可随时随地保留监控视频和录像信息
☉支持手势控制云台功能
☉支持报警推送
☉支持语音对讲功能
☉支持光栅地图和Google地图
☉支持门禁、报警、动环的显示、控制功能
平台智能功能
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智能化算法,对图片进行分析计算,分析出其中的人脸数据,然后跟人脸库进行比对,识别出相同的人脸信息。
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是人脸检测算法和人脸识别算法。人脸检测算法主要采用了三级人脸检测算法,通过初步筛选后再采用复杂的Gabor特征来排除非人脸区域,在确保检测效果的同时采用更少的段数来提高检测速度。人脸识别算法主要是基于人脸结构元将2D图像重构成3D人脸,通过大量的样本和最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统计出结构元2D图像和3D表面之间的映射举证,然后通过复杂的映射矩阵计算出3D人脸特征进行比对识别。这一整套技术相互配合,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弥补不足,获得了非常好的使用效果,具有较好的识别准确度。
人脸识别算法能够跟云计算引擎很好的配合起来,充分利用云计算引擎的大数据处理能力,能够秒级完成千万级别的人脸库的比对。
行为分析技术,是通过智能化算法,对视频进行分析计算,识别出视频中的目标及其特定行为。
行为分析算法的核心,是融合了前景检测、目标跟踪、目标分类、视频分析和目标行为识别等多种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复杂场景中目标的快速准确检测,并解决漏报和误报间的平衡问题,对视频进行区域入侵、徘徊,遗留、物品保护、非法停车、人数统计、人群密度估计、视频诊断、人脸检测和视频检索等智能行为分析。
人数统计技术,是通过智能化算法,对人数进行统计,计算人流量相关信息,供业务应用使用。
人数统计算法,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智能视频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融合独创的区域背景建模,解决了人数统计领域人体遮挡、角度变化等问题,达到较高的统计准确度和统计计算速度。
大规模的图像拼接技术,是通过智能化算法,将现有大量视频源按顺序合成大幅面的视频数据的技术。拼接技术的核心,是图像合成算法,提供将任意多幅图像源的无缝合成,从而解决目前监控管理者需要同时监看多通道独立视频图像时视觉疲劳、监看盲区等问题,达到可以同时监管全局,且可选择兴趣区域的应用。
鱼球联动
鱼球联动跟踪,就是采用鱼眼和球机设备结合,实现鱼眼进行全景监控,球机进行细节展示,达到店面结合,有效覆盖。鱼眼包括全景、双重全景、单画面PTZ、四画面PTZ(后端矫正)、全景、双重全景、单画面PTZ、四画面PTZ、1+3模式、原始图像(前端娇正)等多种方式。
大屏显控子系统
系统设计
本大屏幕显示墙由一套3(行)×4 (列)55″超窄边液晶显示屏——DHL550UCH-ES组成。
DHL550UCH-ES(LED)单屏尺寸:1213.50(W)×684.35 (H)×246.90 (D) (单位mm)
组合尺寸:(684.35mm ×3) ×(1213.50mm ×4)
底座高度:默认1000mm,实际高度根据用户现场确定
背后维护空间:默认1000mm,实际空间根据用户现场以及拼墙高度确定
尺寸示意图见下:
单位:mm
图 11产品尺寸
图 12大屏显控系统拓扑图
系统支持前端模拟、数字、网络等各种信号源的接入显示及多种信号的混合显示。
监控信号上墙
摄像机、网络视频解码器等信号源,通过CVBS接口将视频信号传输到大屏控制器,最后通过大屏控制器的DVI/VGA端口输出到LCD大屏幕显示。
PC电脑信号上墙
PC信号源等DVI/VGA信号,通过分配器输出一路接本地显示器,一路远传到大屏控制器的VGA输入端口,最后通过大屏控制器的DVI/VGA端口输出到LCD大屏幕显示。
高清数字信号上墙(HDMI\DVI\SDI)
高清信号源(HDMI\DVI\SDI)通过转换以DVI/SDI信号输出,进入大屏控制器的DVI/SDI输入端口,最后通过大屏控制器的DVI/VGA端口输出到LCD大屏幕显示。
网络信号上墙
IP球机,网络摄像机等网络信号经过交换机送入到大屏控制器,经大屏控制器网络高清解码板解码,最后通过大屏控制器的DVI/VGA端口输出到LCD大屏幕显示,可做1-16画面任意分割显示,且支持画面轮巡功能。
应急指挥系统信号上墙
应急指挥系统的网络信号经过交换机送入到大屏控制器,经大屏控制器网络高清解码板解码,最后通过大屏控制器的DVI/VGA端口输出到LCD大屏幕显示,可做画面分割显示。
显示部分采用浙江大华55″超窄边液晶拼接屏,支持HDCVI、BNC、VGA、DVI、HDMI等多种信号源的接入及显示。本次设计的大屏幕系统分辨率高且亮度可调,输入的视频、计算机信号的显示均可实时显示,画面无延时,无抖动;系统对视频信号、RGB信号各种信号源的图形具有相同的拼接能力,DID液晶拼缝小于3.5mm,并且拼接的图形比例正确。该系统支持多屏图像拼接,画面可单屏显示,也可跨屏任意缩放显示,漫游显示或整屏显示,全屏范围内显示无非线性失真效果。系统采用软件控制窗口的拼接与分割,屏与屏之间的拼缝不影响汉字和图像的正确显示。整个屏幕亮度均匀,无暗角或亮角等现象,画面稳定无闪烁。大屏幕上的各种应用窗口(如计算机窗口、视频窗口)可混合叠加显示,并且可任意缩放和移动;该系统支持24小时连续运行,并且支持多种视频信号、计算机信号的同步实时显示。包括:全制式标准Video信号(如DVD、录像机、摄像机等)、模拟RGB信号、DVI数字信号,支持HDTV高清Video信号,可直接输入播放HDTV信号;所有图像都完全数字化处理,没有噪音、延时、丢帧现象。
DHL550UCH-ES液晶显示单元,采用工业级超窄边面板,双边拼缝仅为3.5mm,采用直下式LED背光源,显示单元亮度更加均匀,无边界暗影现象。工业级设计,使用寿命远高于普通家用液晶显示单元,可长达60000小时。支持选配高清网络解码模块,可支持IPC、NVR等视频流接入并解码显示。选用的LCD液晶显示单元具有丰富的接口,可接入DVI,VGA,HDCVI,HDMI等各种信号源。支持RS232串口控制、红外遥控等多种控制方式。
图 13液晶单元
产品特点
l 工业级面板,适合7*24小时连续工作
l 3.5mm双边拼缝
l 支持同轴高清HDCVI信号接入,轻松实现模拟高清显示
l 支持选配高清网络解码模块,支持IPC、NVR等视频流接入并解码显示
l 直下式LED背光源,显示单元亮度更加均匀,无边界暗影现象
l 物理分辨率高达1920 *1080
l 画面细腻,色彩丰富
l 高清晰度、高亮度、高色域
l 视角可达178°,趋近于水平
l 显示面积大、体积小、重量轻
l 稳定运行寿命超长,维护成本低,
l 挂架、支架、机柜等多种方式供用户选择
l 金属外壳,防辐射、防磁场、防强电场干扰
产品参数
参数/型号 | DHL550UCH-ES | ||
面板 | 背光类型 | LED | |
分辨率 | 1920×1080 | ||
亮度 | 700cd/m2 | ||
静态对比度 | 4500:1 | ||
机械 规格 | 裸机尺寸(含边框)(mm) | 1213.50×684.35×246.90(含支架) | |
一体式单元重量 | 30.0kg | ||
双边拼缝 | 3.5mm | ||
安装方式 | 分体式、一体式*、前维护* | ||
控制方式 | RS232串口控制,红外遥控 | ||
电源 | 电压 | AC90~264V(±5%),50/60Hz | |
典型功耗 | 150W | ||
待机功耗 | ≤1W | ||
环境 | 工作温度 | 0℃~50℃ | |
湿度 | 20%~90% | ||
信号 | 输入 | VGA(D-Sub) | 1 |
CVBS(BNC) | 2 | ||
DVI-D | 1 | ||
HDMI | 1 | ||
SDI | 选配 | ||
HDCVI | 选配 | ||
RS232(RJ45) | 1 | ||
RJ45(网络解码) | 选配。支持4路1080P/16路D1解码显示,支持轮巡,并兼容第三方设备解码 | ||
DP | 选配 | ||
YPbPr | 选配 | ||
输出 | CVBS(BNC) | 2 | |
RS232(RJ45) | 1 | ||
DP | 选配 | ||
附件 | 1.5米VGA线,合格证,保修卡, 螺钉附件包,1.5米网线 | ||
大屏控制系统采用大华自主研发的综合视频处理设备,支持多种视频信号接入模式,支持模拟与数字视频矩阵切换功能,支持解码、大屏控制、图像拼接、漫游等功能;能与传统的模拟矩阵系统及中控系统无缝对接,组成功能强大的视频监控系统。
控制系统采用机架式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灵活选择相应接口的输入输出板卡;
系统所有关键部件(如电源、风扇等)均采用冗余设计且支持热插拔,方便进行维护;
系统具备安全多样的运维功能,直观的展现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如风扇状态、电源状态、网络状态、CUP状态、内存状态等,便于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
图 14大屏显示效果图(仅供参考)
应急指挥子系统
系统架构
系统可以接入通讯子系统、安全警卫子系统、出入口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无线通讯子系统、动力环境子系统、视频会议子系统。并且通过核心架构融合贯通这些系统的视频、音频、数据,在应急情况下,主持人可以把各方子系统的视频、音频、数据调度到客户端、手机、大屏幕、领导终端。
同时支持大屏拼接的各项功能,实现一个拥有高亮度、高清晰度、高智能化控制、操作方法先进的应急指挥调度的大屏幕显控制系统。
系统部署模式主要分为增单机模式、堆叠模式、级联模式、异地容灾模式及多网模式。
单机模式,为了增加视频设备、音频设备、动力环境设备的接入能力平台可以增加对应的业务板卡来增加接入能力。
堆叠模式,当单机板卡插满也无法满足接入能力时,还可以采用堆叠模式增加多台设备来增加接入能力。
级联模式,即将多台设备可以在系统级联,实现资源的共享。
异地容灾模式,可以让多台设备异地容灾,当一台因为不可抗力损坏后,另外一台可以进行业务接管。
拼接模式,可以在应急预案状态时由调度台直接调用,并且可以在非应急状态时实现大屏控制强大的拼接控制功能,支持多种视频信号接入模式,支持模拟与数字视频矩阵切换功能,支持解码、大屏控制、图像拼接、漫游等功能;能与传统的模拟矩阵系统及中控系统无缝对接,组成功能强大的视频监控系统。
接入模块
语音模块是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核心模块,是迅速下达命令、协同指挥的有效手段。通过语音接入设备完成语音互联互通。
实现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公众移动通信(GSM/CDMA)、集群对讲通信系统等各种通信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提供E1和环路中继两种有线中继和PSTN对接。以E1中继作为主要中继手段,环路中继作为备用线路,以保障在极端情况下通信线路的畅通。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提供集群对讲接口,可以进行波段设定,每块集群板卡可与两台集群接入设备进行对接,实现不同波段集群的接入。
若集群对讲系统与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位置太远,可采用远端集群接入网关接入,再通过IP网络/内部专网接入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提供SIP号码,接入IP话机;或者通过配置电话用户接入模块接入模拟话机,组建政府内部专网电话系统。
手机可视对讲接入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提供手机可视对讲APP接入,实现指挥中心对现场人员的调度,通过客户端IM协同办公、集群对讲、视频对讲、拨号通话等功能了解现场情况,现场人员通过手机可视对讲APP及时向指挥中心反馈情况。
单兵终端接入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提供单兵(手持式、头盔式)终端接入,实现对现场人员的调度,通过单兵终端了解现场情况。
单兵系统具有便于携带、快速移动、快速部署及快速使用的特点,在综合指挥调度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通过单兵终端接入管理服务器以及单兵终端接入管理软件,接入单兵系统,形成对单兵终端的综合指挥调度,实现系统与单兵系统间的联动功能。
系统可通过广播接入模块,接入广播系统,实现跨区域的广播通知。若调音台和广播离机房太远,可以采用远端广播接入网关接入,再通过内部专网接入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系统同时支持IP广播系统接入,打破了模拟广播的界限,只要有TCP/IP网络都可实现IP广播接入。
系统提供音频接入模块IGU-AT2,实现2路调音台的接入,单板接口采用DB15镀金母头,并提供焊接好的2米双绞屏蔽线缆(0.4mm多芯线)。进一步实现对数字会议系统的指挥调度。
卫星通信接入
卫星通信系统主要解决在跨区域、大规模灾害(如地震等)事件导致民用通信基础网络瘫痪的条件下,部队固定指挥中心与车载移动指挥中心现场之间的指挥通信联络问题,部队可实现靠前指挥,为顺利完成作战、训练以及重大应急抢险任务提供通信指挥保障。
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作为备用的传输链路,将前方现场应急事件图像、数据等信息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实现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建立应急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
系统提供特种接口(卫星系统接入)实现与卫星通信系统互联,接入卫星通信车。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可以接入视频监控信息,支持H.264、MPEG、MPEG-4等视频格式。
视频模块具有标准化接口,支持多种标准化协议,支持2048路视频接入、管理。前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年代和标准可能不一致,综合指挥调度系统采用三种接入方式进行视频接入。
平台接入:通过标准接口或SDK直接通过监控平台对选定的视频进行接入。
前端接入:对于平台不好接入的部分监控系统,通过SDK或者标准化接口接入DVR、NVR、车载等视频。
摄像机接入:针对前面两种方式无法接入的设备,直接接入IP摄像机的视频监控图像,模拟摄像机需配置视频编码设备接入至系统。
系统可接入视频会议信息,支持H.264、MPEG、MPEG-4等视频格式。系统可通过SDK接口、SIP中继、H.323协议三种对接方式与视频会议系统对接,实现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与视频会议系统的互联互通。
可接入二维GIS的图形业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具体应用,使图形业务完美的融入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基于图形直观、便捷的指挥调度。
系统与预案、物联网等业务通过IP方式进行对接,可采用读取业务数据库的方式或者SDK开发包方式读取相关数据,实现数据库同步与调用。
内置GSM/CDMA模块,通过调度台可进行短信单发、群发、接收短信等功能。短信业务包含对接设备告警信息收发、短信回执、通知下发等。
系统特点
平台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调度通信”、“智能分析”、“GIS地图”、“云计算”等独特优势。
平台把摄像头、报警、门禁、周界、红外对射、电话、对讲机、手机、PAD、计算机、动力环境、大屏幕,无缝的整合在一起,示意图如下:
除了设备融合,还可以和与现有的电视电话视频会议系统、业务系统进行融合。
平台采用了国内、国际标准协议和音视频标准编解码方法,方便与各类平台和设备进行对接,如果用户的业务系统需要使用到我们系统的视频、音频、数据,我们可以对业务系统提供三类开发包供调用,视频类开发包、语音类开发包、平台类开发包,有了这些开发包完全可以满足第三方系统的业务需求,特殊需求可以定制化开发。
系统提供4级可靠保护,为了保证系统7*24稳定可靠运行。4级保护层层递进,软件看门狗、硬件看门狗、硬件级主备倒换、多设备异地热备。
软件看门狗主要是保护系统软件出现问题时会及时重启软件,在重启软件的过程当中其它负载均衡的业务软件会接管这个时间段的业务,真正的做到无缝切换,切换过程当中业务不中断。
硬件看门狗主要是提供操作系统出现问题时的保护,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硬件看门口会自动重启硬件,保证系统可以连续稳定运行,在重启过程当中,业务会切换到其它服务器上,切换过程当中业务不中断。
硬件级主备倒换当主业务服务器死机、损坏、更换维修时,备份业务服务器会自动接管业务,并且主备倒换毫秒级别,业务不中断。
多设备异地热备主要是当出现人力不可抗的外力破坏时,主机房不复存在,这时备份机房的业务服务器可以接管业务。只要确保按照系统解决方案部署好对应网络结构即可,系统运行过程当中的数据会使用同步技术进行后台实时增量同步,保证业务切换后不会有数据丢失。
系统提供各种视频源的智能分析功能,智能分析出来的结果可以作为报警源与其他设备终端进行联动。除了视频源行为分析之外还提供强大的维护能力,可以自动分析现在接入平台的设备是否有其他损坏或者异常,并且可以自动生成报表和让维护人员走保修流程,来保证整个解决方案稳定可靠的运行。
系统功能
支持全可视操作,电子地图上可以显示视频类设备、语音类设备、动力环境类设备、建筑。可以快速拨打电话、点播视频、门禁控制,无缝召开应急指挥会议。
平台功能
应急指挥联动
支持视频类设备、语音类设备、动力环境类设备融合联动,支持这三类设备报警联动,报警后可以联动视频、音频、指挥大屏幕设备。
事件定位
实现事发地点在GIS地图上的定位,提供单事件、多事件定位功能。有助于应急人员了解事发地点周围信息。
当特定情况报警后,可以在地图上显示报警源位置,并且可以快速与报警源可视通话。
一键群呼
支持一键直达重要人员形成可视通话,可以预先设定多个应急联动组,紧急情况时一键群呼。
视频会商
提供音视频会商、PPT、WORD演示,禁言、文件共享、邀请、踢人等功能。
平台支持多人视频会商、在视频会商同时可以调度视频数据,并且可以演示PPT、WORD文档和进行文件共享。
预案管理
监控任务和监控计划是一种监控轮巡策略。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监控任务,指定一组摄像头在特定监控画面中打开。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监控计划,指定监控任务在特定的时间内执行。
录音查询
系统接入的所有电话,在通话时可以可选择配置是否录音,所有录音进行循环覆盖,并且可以在事后进行录音查询、回放。
环境监控
提供对门禁、红外对射、电子围栏、风机、温湿度、气体浓度、烟感、水浸 、智能空调的管理和联动控制。
实时监控
支持安防视频点播,并提供丰富的操作,包括多窗口分割、视频抓图、云台控制、实时录像、图像显示设置、窗口比例设置,以及视频轮切等功能。
通过实时监控功能,实现对监控网点全天候、全方位的视频监视功能。对监视目标进行实时、直观、清晰的监视,全天24小时均可观察到前端现场的监控状况。
录像回放
系统可以查询安防设备的相关的录像数据,并可以进行录像回放、录像下载、视频抓图、多倍速控制等功能操作。
大屏幕控制
支持电视墙配置和视频上墙功能。可以在管理平台添加电视墙的配置,对电视墙进行画面分割、通道关联等操作。
子系统
功能概述:
系统提供组织结构的管理操作,包括添加、修改、删除、导入、导出。
功能说明:
☉支持添加、修改、删除组织节点